美墨地區出貨逐步回溫 廣華-KY下半年營運有機會重回正軌
美墨地區出貨逐步回溫 廣華-KY下半年營運有機會重回正軌。(資料照)
廣華-KY(1338)今(22)日公布 114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第二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2.30億元,年減7.59%;營業毛利為新台幣2.33億元,年減14.04%;營業淨損為新台幣6,266萬元;稅後歸屬於母公司淨損新台幣16,389萬元,稅後每股損失(EPS)新台幣(2.01)元。累計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5.28億元,年增1.58%;營業損失新台幣6,136萬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損新台幣1.75億元;每股損失為2.13元,主要受新台幣兌人民幣以及墨西哥披索兌美元匯率短期波動影響,若將該等匯兌損失9,099萬元加回,則上半年稅前損失約為新台幣6,609萬元。
廣華-KY表示,第二季營運受到多重外部因素衝擊,美國加徵關稅與中國市場價格戰,導致海內外客戶拉貨動能一度趨緩,其中銷往北美的高毛利產品出貨量明顯下滑,加上疲軟的拉貨力道連帶導致產能稼動率不足,使得整體利潤空間受到壓縮。同時,今年 5 至 6 月間,墨西哥披索與新台幣同步大幅升值,也進一步造成短期匯兌評價損失。不過,隨著市場方向逐漸明朗,北美市場的美系 Stellantis 與日系車廠已逐步恢復拉貨力道,並陸續消化第二季因關稅延宕的訂單;中國市場也在政府祭出管控措施後,價格戰亦趨於緩和。在外部干擾因素逐步淡化下,下半年營運表現有望重回成長軌道。
廣華-KY進一步指出,自主品牌車廠已成為營收結構的重要支柱。今年上半年,來自自主品牌車廠的營收貢獻已超越歐美車系,成為集團第二大客群,包括M9問界、領克900、東風嵐圖商務車等新能源中高階車型陸續量產,顯示公司已成功取得關鍵客戶訂單並深化合作關係。廣華-KY一站式服務優勢,不僅滿足品牌廠對品質與效率的需求,也使公司在自主品牌中高階車型崛起的浪潮中獲得穩定市場位置。全球布局方面,公司加速推進「北美-亞太雙基地」策略:北美市場持續強化與美墨客戶合作,導入模組化高附加價值方案,提升接單競爭力;亞太地區則深化與大陸、日系、歐系及韓系車廠合作,靈活調配區域產能以降低單一市場波動風險,同時配合客戶平台升級及區域轉單需求,打造具高度韌性的全球交付體系。
此外,廣華-KY持續推動產品線優化與價值升級,專注於汽車內飾件「光與美」設計,結合光學導光、隱藏式照明、複合材料結構以及模組化整合技術,與多家車廠合作開發新世代車艙。公司導入高附加價值、高設計門檻的智能化發光模組,如氛圍導光面板、車內照明模組及發光標牌飾件等,逐步由傳統內飾件供應商轉型為智能機構模組合作夥伴。在汽車美學與人機互動設計趨勢中,廣華-KY扮演關鍵角色,既能提升單一產品價值與毛利率,也優化整體產品組合,並進一步強化市場滲透力及一體化設計方案的吸引力。
展望114年第三季,隨著美墨地區的拉貨正逐步走出關稅帶來的陰霾,加上113年新接訂單產品陸續加入量產隊列,第三季起出貨動能可望於暑休後持續回升。然而整體市場仍受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及中國內捲競爭影響,除了拉貨力道波動較大的挑戰之外,墨西哥披索對美元的持續性升值以及台幣不斷走強,也都為接下來的營運帶來諸多變數。廣華-KY將採取穩健及審慎的態度,將營運主軸持續聚焦於「市場多元化」與「產品高值化」,持續透過技術升級與產品差異化,提升整體產品組合質量,為營運穩健發展打下扎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