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2021年全球5G用戶數達3.3億
MIC:2021年全球5G用戶數達3.3億。(資料照)
資策會MIC表示,預估全球電信商將在2020~2025年花費1.1兆美元建置網路,其中有近八成比重使用於5G主題上,顯示電信商對5G商機寄予厚望。
而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跨國漫遊收入大幅下滑,進而影響電信商營收表現,資深產業分析師徐子明指出,雖然5G有機會透過高資費提升ARPU表現,但受限於用戶滲透率成長需要時間,2020~2021年5G收入能挹注行動服務營收的成長幅度有限。
未來可期待5G應用商機,隨著5G應用發展,除了手機之外,行動營運商將為其他5G連網與周邊設備創造市場機會。資策會MIC表示,國際大廠積極發展5G雲端遊戲、5G展演與5G賽事體驗,其中,臺灣主要行動營運商也投入雲端遊戲服務布局,然而整體來看,一般消費者市場的殺手級應用仍有待開發。企業市場是目前行動營運商重點布署所在,包含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製造等,專網市場也備受重視,收費模式普遍為與潛在客戶以專案形式洽談,有助於5G系統在一般部署情境之外,多了新的發展空間。
雖然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數通訊產業業者2020上半年營收表現,不過2021年5G將可挹注上中下游業者更直接的營收成長動能,有機會擺脫非產業因素的衝擊。手機將扮演5G市場領頭羊,資策會MIC表示,2021上半年產業觀測重點,一是華為未來手機佈局,二是行動營運商如何利用新iPhone搭配資費方案,刺激5G用戶數成長。
徐子明指出,用戶終端設備(CPE)為另一值得關注的5G終端,相較攜帶式熱點(MiFi),搭載5G技術的FWA CPE獲得更多網通業者青睞,被看好作為布局固網最後一哩的補充與替代方案,成為業者新產品開發目標。
資策會MIC表示,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因為5G發展而獲得翻身機會,成為支持未來5G服務的重要環節,隨著歐美法規鬆綁與專網發展,皆有助於提升行動營運商布建意願,2022~2023年預期有更明顯成長,2026年全球5G小型基地台將占市場超過90%。徐子明表示,open RAN與行動邊緣運算(MEC)發展也值得留意,特別是MEC部分,電信商開始布建小型資料中心與拉攏合作夥伴,而雲端大廠將成為電信商須合作的優先對象,透過結合,開發更多創新熱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