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德轉投資加科思藥業獲AbbVie 2000萬美元里程碑金

晟德轉投資加科思藥業獲AbbVie 2000萬美元里程碑。(圖:Pixabay) 晟德轉投資加科思藥業獲AbbVie 2000萬美元里程碑。(圖:Pixabay)

加科思藥業(1167.HK)於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在研項目SHP2抑制劑JAB-3312已分別完成與PD-1抗體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以及MEK抑制劑比美替尼(Binimetinib)用藥臨床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加科思將收到來自合作夥伴艾伯維(AbbVie)2,000萬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此為雙方合作以來,繼首付款之後的第一筆里程碑付款。

晟德(4123.TW)集團自該公司2015年創立初期即參與投資並成為主要股東之一,目前持股15.35%,看好加科思科研及商業化潛力以及其在研商品不斷推進與創新,將可望大幅提升集團資產價值。

加科思藥業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印祥博士表示:「加科思的SHP2抑制劑是全球第二個獲得美國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的專案,自從與艾伯維展開合作以來,雙方一直在共同努力,希望能加速SHP2抑制劑的全球開發。此次的里程碑付款為我們後續的研發注入信心,同時也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

據諮詢機構ChinaBio統計,2020年中國藥企和海外藥企的跨境交易達到271起,相較2015年增長300%。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以對外授權(license out)的形式爭取海外市場份額,其中加科思藥業是走在創新藥出海趨勢浪潮前沿的企業之一。

加科思2020年5月底與艾伯維(AbbVie)達成超過8.55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協定,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抗腫瘤藥向海外市場進行專利授權金額最大的一筆交易之一。

受惠於這項交易,加科思在2020年產生4.86億元的收入,是港股生物科技公司少有的在商業化之前就能產生收入,擁有「造血機制」的公司。

隨著專案不斷推進,加科思將收到最多8.1億美元(約52億元人民幣)的里程碑付款。產品上市後,加科思擁有大中華區的全部商業化權益,合作夥伴負責海外市場銷售,加科思將收到百分之十幾的銷售額作為銷售提成。高盛在一份研報中預測,加科思SHP2抑制劑的銷售額在2030年或達到55億元人民幣。

通過合作夥伴把藥物銷往全球市場,加科思董事長兼CEO王印祥博士將這一模式稱作「借船出海」。研發與商業化並進,加科思先知先覺的背後是管理團隊超前的戰略眼光。

加科思成立於2016年,SHP2抑制劑是公司的首個進入臨床的項目。據王印祥回憶,PD-1當時已是業界熱門靶點,若在2016年才著手研發PD-1為時已晚,因此團隊在海量的科研論文中,順著PD-1信號通路下游尋找有潛力的靶點,當時他在學術期刊《Cacer Research》的一篇論文中發現了SHP2這一過去三十年都未能成藥靶點的潛力。

王印祥是貝達藥業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首個Me-too小分子抗腫瘤藥藥鹽酸埃克替尼的發明人。

這段經歷讓他對產業發展規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認為創新藥的行業轉捩點已經出現,快速跟進式(fast follow)創新的紅利已經不多,未來十年,行業機遇屬於有能力研發面向全球市場的原創新藥(first-in-class drug)的企業。因此加科思選擇靶點之時,就明確了「核心項目授權給大型藥企,以獲得全球市場份額」此一戰略方向。

Cortellis資料庫顯示:自2019年起,美國FDA批准上市的新藥中,超過60%經過授權合作的交易(licensing deal),腫瘤藥領域的交易更為活躍,2020年美國獲批的腫瘤藥中,幾乎全部都被交易過。究其原因,生物科技公司具有敏捷、快速決策的優勢,而大型藥企擁有全球化運營經驗,雙方優勢互補,可提高新藥研發的成功率。

出海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實力的重要指標,如同任何國際化進程中的公司,產品出海並非易事,而技術出海,則更是難上加難,國內有能力向跨國藥企授權在研項目的公司屈指可數,成功授權的關鍵則在於技術實力。王印祥認為授權給大型藥企,產品必須要創新、能做到全球前三,並且有很堅實的科學基礎。

加科思SHP2抑制劑符合以上標準。SHP2靶點作為PD-1的下游和KRAS的上游,治療腫瘤的潛力已被業界認可。這一靶點自發現以來,從未成藥,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首創新藥。從進度來看,加科思的SHP2抑制劑是全球第二個進入臨床試驗的項目,僅比諾華晚大約半年,穩居全球前三;從技術實力來看,加科思的在研藥物的分子活性與劑量特性顯著優於同類項目。

目前,除了SHP2抑制劑之外,加科思進入臨床階段的項目還有KRAS抑制劑JAB-21822,BET抑制劑JAB-8263,另有五個處於臨床試驗待啟動(IND-Enabling)階段的在研項目,以及五個臨床前階段的項目。

訂閱必聞電子報


加入必聞網好友 必聞網紛絲頁

新聞留言板